查看原文
其他

速点!浙师新增一省级教育培训基地!

融媒体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 2022-05-17
7月1日下午,浙江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浙江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与浙非合作主题教育基地揭牌。浙师大党委书记蒋国俊,党委副书记邵国平,党委委员、组织部、统战部部长吕迎春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邵国平主持。


蒋国俊表示,浙江省“一带一路”与浙非合作主题教育基地在今天这个不平凡的日子揭牌,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建设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高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责无旁贷,基地在发挥党建育人、组织育人等方面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蒋国俊希望基地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特色外交思想、中非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内容的研究,通过培训提升党员干部全球意识、开放视野和共建“一带一路”的素质与能力;依托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丰富培训形式,打造培训金课,努力把基地建设成为教育广大党员的“大学校”、党性锻炼的“大熔炉”、能力提升的“大平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开展“四史”教育,培养讲好“一带一路”与中国故事、浙江故事的国际传播能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浙师力量。
 


蒋国俊与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共同为基地揭牌。
 


与会校领导为基地讲师团、红色讲解员颁发聘书。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在蒋国俊的领誓下,现场党员一同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通过共建共通共享的知识体系,从而和世界人民相向而行,相互理解……”在非洲博物馆,刘鸿武结合馆藏及其蕴含的非洲知识体系,为师生们做了主题为《“五位一体”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现场教学。
 


刘鸿武表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下一个百年,中国要和世界一道紧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而与“一带一路”非洲国家的合作,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刘鸿武希望通过高校师生、智库、非洲国家合作伙伴等的共同努力,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非洲研究院也将继续推进“五位一体”的中国非洲学学科建设,积极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党建成果,服务国家战略。
 


随后,在非洲研究院会议室内,来自经管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地理环境与科学学院,非洲研究院等院系支部的师生党员代表,围绕“弘扬伟大党建精神,推动中非合作发展”的主题,开展支部联学活动。吕迎春参加联学活动,并做总结。
 
吕迎春高度肯定了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的工作成效。结合多次访问非洲的经历,吕迎春表示,以切实举措大力培养服务于中非合作发展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技能型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对非工作重点。吕迎春希望通过联学活动,创建“共学、共研、共享、共商、共建”的工作模式,吸收更多优秀学者加入到“非洲研究”的大家庭,共同推进学校非洲研究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中非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更多智慧。 
 


与会人员还一同参观了“庆祝建党100周年中非友好合作图片展”。
 
据悉,为大力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浓厚氛围,持续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提档升级,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省委组织部于近日研究确定100家单位为浙江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其中省直单位8家入选,由浙江师范大学申报的“一带一路”与浙非合作主题教育基地成功获批。
 


浙江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与浙非合作主题教育基地以展示中国外交战略眼光与全球战略布局为主题,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特色外交思想、中非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容,使来访者加强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改革开放史和新发展理念的了解,提升全球意识,开放视野和共建“一带一路”的素质与能力。


浙江师范大学:推进非洲区域国别研究高质量发展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新时代更加凸显。浙江师范大学聚焦“非洲发展”和“中非合作发展”两大命题,在高质量推进非洲区域国别研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形态、话语体系以及实践模式。

一是原创性的“非洲学”学术话语体系独树一帜。长期致力于非洲区域国别研究原创性理论、概念的建构并积极付诸实践,创造性提出了“学科建设为本体、智库服务为功用、媒体传播为手段、扎根非洲为前提、中非合作为路径”五位一体构建中国特色“非洲学”的学术理念和实践体系。中非双向建构“中国的非洲学”和“非洲的中国学”等概念受到非洲学者、官员的认可。

非洲驻华使团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


刘鸿武(右四)向马丁·姆巴纳(右二)介绍非洲博物馆


非洲驻华使团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表示,“这是一个创新性的概念”。2020年原创性成果“五位一体构建中国特色非洲学”获国家哲社规划办“国别与区域研究”独创性理论成果。

国内首家非洲研究领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落户浙师(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二是基础性的学科交叉平台融合有序。拥有省部共建“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教育部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是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指导委员会指导单位和“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金砖国家智库联盟中方智库、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执行单位,拥有教育部备案的“非洲学”“非洲教育与社会发展”交叉学科学位点。

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揭牌


在此基础上,以国家级基地与平台为引领,以学科或国别为依托,陆续成立了非洲法律、地理、文学、交通、音乐、美术、水资源、安全、人类学等专题研究中心,以及尼日利亚、埃及、东非地区、非洲法语国家等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形成了以“非洲研究”为特色的协同学科群。

三是服务中非发展合作的智库能力不断提升。坚持将学问做在中非合作的广袤大地上,主动将学术研究与智库服务有机结合,力求”知行合一”进而“知行合成”。长期以来,一方面主动对接国家对非战略和中非合作发展需求,开展基础性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发挥舆论引导、学术外交优势,促进中非之间互相理解,智库服务与成效被国家部委赞誉“部委离不开、建议靠得住、成果可信赖”,连续五年入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大学附属最佳区域研究中心”(全国仅3家)。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地方产业升级转型。专家学者应邀为浙江省政府“加强浙非战略合作”学习会作专题报告,协助起草浙江对非合作“十四五”规划,深度参与浙江省对非交流工作,为省内各类机构作相关咨询服务百余次。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创建的中非智库论坛已举办9届

四是国际化的思想传播体系初步建立。做好学术研究与做好国际传播是一体两面。2011年非洲研究院开始创办中非智库论坛,至今已经在中国和非洲举办了9届会议,论坛显著的特点在于:中非双方学者共同商议确定论坛议题。在此过程中,中国非洲研究的民族性思想得到了有效传播。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网站关注中非智库论坛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官网刊文称“中非智库论坛是中国扩大在非洲的软实力及寻求在学术层面的影响力的一个很好实例”。

非洲研究院与非洲智库发起团结抗疫视频会

新冠疫情期间率先与非洲智库发起团结抗疫视频会,发出六种语言的倡议书。同时,非洲研究院建有一支知华友华的非洲学者队伍,每年在中国与非洲主流媒体发文50余篇,“以外传外”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还与中非主流媒体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培养了一支善于讲好中国发展和中非合作发展故事的学者队伍。

率先在国内高校形成了“非洲学”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五是“非洲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体系日臻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十周年研讨会”时曾指出:“我们的非洲问题研究急需培养后备人才。”国家的召唤就是努力奋斗的方向。浙江师范大学采取“高起点、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协同创新”推动全校各学院开展涉非复合交叉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率先建构起了完整的“非洲学”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十余年来,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面培养涉非经贸、教育、法律、科技、语言、文化六大领域人才1.5万余名,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涉非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外交部来函赞誉团队“有效带动了国内非洲研究发展和人才培养”。相关教学成果获全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非洲博物馆馆内实景图

六是“有风景的”中非人文交流工作推陈出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是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非洲研究院创建了国内高校首个综合性“非洲博物馆”,作为浙江省科普基地、首批国际交流基地,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万人次,举办了多次联展巡展活动,成为面向大众传播非洲文化的立体教科书。2018年受教育部委托成立了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为中非人文交流提供智力支持。发布《中国-南非人文交流发展报告》2卷。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30年的丛书》中、英、法3个版本

面向非洲国家推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30年丛书》英、法版本;译介非洲文学与学术研究丛书。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称誉研究院建设成果是中国高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工程的典范,其创新举措具有“代表性、示范性、推广性”。


文字 | 朱慧 单敏

摄影 | 方以琮

编辑 | 姜雯静


往期回顾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